上海赫德双语学校让孩子从小拥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是献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来源:国际学校信息网
时间:2023-02-08 04:55:33
今天小编搜罗了上海赫德双语学校让孩子从小拥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是献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

说起这次创作,小学美术老师Shirley笑着说:“其实刚开始让他们画的时候,还是有些畏难情绪的,有些孩子迫不及待打开镜子臭美,有些孩子却很羞涩,觉得自己不好看。我鼓励他们要发自内心欣赏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于是,孩子们用从未有过的专注来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看看自己的眼睛,再对比对比旁边同学的眼睛,有哪里不一样,自己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经过了一番细致的形态和结构观察后,最终每个人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自画像。
▲画自画像的时候才发现
原来每个人的五官如此千差万别
一切的艺术表达均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接纳自己,发现自己,才能创作出如此富有灵气的作品。孩子们或许不能真正理解波普艺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精神内核,但是他们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是用生活经验和自我认知在作画,没有条框的限制,画的是真正的自己。
孩子天生具有“艺术触觉”,喜欢欣赏美的事物,喜欢斑斓明快的色彩,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通过带孩子去看,去走进艺术的世界,去感受美的事物,来保护和发展他们的“艺术触觉”。
所以在赫德,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幼阶段,美术老师都在做这个工作:带孩子走进艺术大师,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探索不同的艺术材质和艺术形式,让孩子爱上艺术,爱上生活里到处弥漫的艺术。对于这些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孩子,小学的美术老师Shirley是这样评价的:
因为他们看得多,吸收得多,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看过太多美的东西,审美自然不会差。
▲艺术周上孩子们的参展作品
▲“小小艺术家”们和他们的作品 这其实就是拥有艺术生命力的基础,虽然我们的艺术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艺术家,但一个热爱艺术的人,一个拥有艺术生命力的人,一定能拥有更多的生命体验,感受到更多别人所无法体会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艺术教育在赫德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不是真的为了让这些孩子有多深的艺术造诣,而是让他们拥有一双发现和收获美的眼睛。 学会更艺术地表达 到了小学中高段,孩子们的手部把控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老师开始传授辅助表达的工具,比如艺术的一般法则:对称平衡、构图等,艺术流派、艺术元素的介绍,还有写生的引入,教孩子通过观察将具象的物体或人物画出来等。文章开头提到的艺术周自画像,就是一种写生,而且是在学习了波普艺术后,将现实中的自己用画笔表达出来,是一种非常另类的自我阐释。 小学的美术老师Shirley以前教的是A Level艺术课程,她很清楚国外顶尖艺术院校对看重什么样的艺术人才。她着重培养的是孩子在面对一个主题时的思考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知道一个热爱艺术的孩子应该如何去启发他和引导他。 她给我们介绍说,比如上对称平衡原则,她会先让孩子们举例子,生活中观察到的哪些事物是对称平衡的,它们是如何构成对称的。经过一番举例、探讨后,她才真正抛出这个美学概念,而孩子们的吸收效果也很好,因为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而且会延展到生活中,平时也会注意观察事物的造型,欣赏万物的美。 在她看了一些艺术展后,她也会带到课堂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和探究展览的主题,然后建议他们周末时也可以去参观,这样会有更深的思考,更好的观展效果。Shirley老师建议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多看展,坚持带孩子去多看展,多感受生活。视觉感受这件事情不分年轻,不用担心孩子“看不懂”。因为在不同的阶段去欣赏同样的作品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任何一种作品也许都可以激发小朋友的热情。 不管是雕塑、绘画还是戏剧,不同领域的展览都要多看一看。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艺术思维,以后往这条路走,家长也要多看、多思考,这样才能和孩子公平地对话,碰撞出一些高质量的对话。 人创造了艺术,艺术反过来让人更完整。它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我,呈现我们眼中的世界。让孩子从小拥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或许是献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更多国际学校资讯,可以到本网站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