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学校教务长刘红娟访谈实录
来源:国际学校信息网
时间:2022-12-23 13:44:01
今天小编搜罗了北京王府学校教务长刘红娟访谈实录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

北京王府学校教务长 刘红娟
主持人:《民促法》条例鼓励民办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您认为一所具有增长潜力和备受家长认可的国际化学校应该具备哪些办学特质呢?
我相信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者社区,在这里有一群热爱生活、怀揣理想、充满好奇的孩子们,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有很多的创意,我们也希望培养他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能力。我们相信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有一群目标一致的参与者,目标远大、理念先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者,有热爱学生、学识渊博、教法精进的老师们,以及热爱孩子、并愿意为学校发展去建言献策的家长朋友们。只有建立这样一个社群,才能够集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为一体,共同支持孩子的成长。
主持人:提了一些国际化学校应该具备的特质,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办学特色有哪些吗?
今年是北京王府学校建校25周年了,在这过去的25年办学实践中,我们一直坚持教育的初心。北京王府学校对教育初心的解读,不是对某一类孩子的成就,也不是对精英主义的拥抱,我们相信教育是对每一个孩子的成就,所以北京王府学校是一个随着学生的需求而不断成长的学校。我们非常相信好的教育应该是面向这个时代的,而北京王府学校也一直是面向时代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王府学校是随着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起,第一批去引进AP、A Level课程的学校,也是在国内较早实现AP、A Level、IB、OSSD国际课程体系“全打开”的国际化学校。近期我们也意识到了,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家对于大量的外交外事人才是有需求的。王广发总校长充分洞察了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呼唤。12月2日,王府学校和外交学院举办了签约仪式,我们期待作为中国区唯一的一家K12学校,能够借助外交学院的专业力量,培养我们的中国青年的外交素养与能力。我们相信,一个孩子不只是属于家庭,他更应该是属于他的国家的,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所以北京王府学校致力于引进各类国际国内的顶尖资源,为学生们搭建国际化的平台。北京王府学校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署、世界经合组织合作,让我们的学生走上世界舞台传递中国声音。与此同时,北京王府学校近年与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加强合作,是唯一被教育部授予“深度学习”教改项目实验校的民办学校,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立项,期待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与平台的优势,助力学生成长。
主持人: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凸显性,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您认为家庭教育的关键点在哪里?王府学校在家庭教育与学校的联合上都做过哪些尝试呢?
我认为学校只是陪伴您孩子短短的一程,而家长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人非常强调家庭教育,从孟母三迁、曾母投杼到颜氏家训,都可以看到国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谈及家庭教育,我非常愿意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解读一个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我们都知道人的需求其实是有五个层次的,从他出生开始,他建立了很简单的生理需求,他要生活下去。之后,孩子开始有安全需求、建立归属感的社交需求、被尊重的需求,逐渐地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在过去25年的办学实践中,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中国家长非常焦虑,内卷也很严重。家长非常希望能拼命工作,努力赚钱,为什么呢?为了满足两个需求,一是实现孩子的物质满足,即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二是帮助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即满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完全是被忽略的状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其实我们认为中间阶段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充分实现中间阶段的桥梁嫁接,才能真正保障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的满足。北京王府学校非常期待能够与家长共同成长,探讨理论推动实践,让家庭教育真正地发生。所以我们做了以下努力:我们进行了家庭教育的全渠道打开,例如校长热线、家委会等渠道,让信息更加得公开和透明。同时我们也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了家校通平台,能够保障家长实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我们非常希望家长是学校运营的参与者,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此我们也采用了多种方式,比如我们开设了家长课堂,所有的话题都是根据孩子阶段性学习的需要,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选择的,目标是给家长朋友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提供更加有效和专业的理论支持。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很多家长朋友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我们也开设了“职面未来”的职业生涯分享活动,家长走进校园,变身讲师,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希望教育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有情感沟通的,所以北京王府学校会开设校园开放日、家长日等活动,邀请我们的家长朋友走进校园,走近孩子,真实地体验校园生活,感受孩子的日常,并能与我们展开更多关于教育的交流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