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赫德双语学校2021数学周 | 编程,摩斯密码……数学的世界原来这么大
来源:国际学校信息网
时间:2023-03-02 10:54:02
今天小编搜罗了上海赫德双语学校2021数学周 | 编程,摩斯密码……数学的世界原来这么大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

导语:通过阅读绘本《点》,孩子们开始了自我的探寻。从小小的一点出发,开启了创造之旅,从而去表达自我,为世界添上精彩一笔。那么,如何让我们既可以自由表达自我,又可以让周围的人理解我们的独特表达呢?用有规律的字符、字符串、图形等等,最终联想到了宇宙的语言——数学。数学周也因此,拉开序幕。
By reading the picture book "Dot” we began to explore ourselves. Starting from a small dot, we started the journey of creation, to express ourselves and add our mark on the world. We not only expressed ourselves freely, but also let the people around us understand our unique expression using regular characters, string, graphics and much more. Finally let’s think of the language of the universe-mathematics. Now Maths Week appears.
▲赫德数学周,把数学玩出了新高度
注意啦 !
今天的数学周推文有作业!!
答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housepoint
看看下面一段密文
你是否能破译出它的含义呢?
01 开幕式
数学周伊始,外聘专家IF老师就为1-5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从现实入手,让孩子们了解到编程、AI等人工智能对我们现在及未来生活的种种影响与作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图形化、巧算速算等。
在高年级的讲演现场,更是通过一场学生亲自体验完成的数学魔术,展示了数学的魅力,同时利用编码技巧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编程与数学的互相融合。最终引出大主题:Make your mark. 通过宇宙的语言——数学,来创作共通的语言,表达自我,独特与融合。
02 图形的对话——WEDO火星探测车
火星,一直都带着一抹神秘又让人神往的色彩。因为它远在宇宙之中,但又一直被当作可能的“第二地球”。以此为背景,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通过了解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学习到了齿轮加速机构,并自主构建属于自己的火星探测车,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由一点出发,完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火星探测车的设计与构建。
G1小朋友构建了自己的火星探测车
随后通过编程学习了方向和速度模块,探究并了解了速度对探测车运行的影响,同时掌握图形化编程基础顺序结构,不仅锻炼到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同样让他们通过语言让小车做出相应行动,表达自我,与周围的一切进行沟通。
03 虚拟世界的加密与解密——QWE密码表,摩斯密码,PYTHON
▲G2同学根据QWE密码做的密码手环)
▲用密码和妈妈对话 by G2
似乎大多数孩子的童年,都会自己创造一种语言,独属于自己的语言。然后不厌其烦地教授给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他们热爱的小宠物、玩具等等。他们希望这种语言由自己创造,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通道,仅仅可以在亲密的人群中互相使用。
随着虚拟世界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被不断提及。童年时候不经意创造的语言模式,慢慢形成了密码技术,真正运用于保护我们每个人的信息与数据安全。这是多么神奇与美妙!
▲G3孩子互相解读彼此的摩斯密码
数学周中,二至四年级的孩子分别学习了QWE密码表、摩斯密码表及利用PYTHON进行多种密码加密与解密。在虚与实中,学会了使用密文来自我表达,并通过所学,解开周遭同学的密文。二、三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了独属于自己的密文串,并展示在密码树上,同时,也来到树下,利用所学,破解其他同学留下的密文。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特殊的语言,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密码树下,在虚拟世界中,读到了来自另一端的心声。
▲G4小朋友开始用PYTHON语言编程啦
04 另一个我——EV3避障小车
当我们由点出发,创造生发。由图形至符号,最终生成了一个全新的形象,那个形象仿佛是“另一个我”。五年级同学通过重点学习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搭建超声波避障小车,并利用“移动转向”模块,探究小车的运行状态,学习“切换”模块,编写避障小车程序。小车就仿佛是同学们的另一个化身,同学们利用程序控制机器人运行,徜徉在机械和编程世界之中。
G5小朋友尝试编程搭建超声波避障小车
▲“点”与数学的关系 by G5
万物皆数,数学被称为宇宙的语言,正是因为其纯粹的形式与结构,不依赖于任何真实世界的物理概念,因而可以作为纯粹的信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
在数学周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一纯粹的语言,也在跨越着各种无形的区域,和周遭的同学们更好地交流与融合,既表达自我,又联结他人。尽管数学周暂时落下帷幕,但这美妙的语言,将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