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ESI前1‰学科,这些高校上榜!(ESI数据更新!同济大学新晋1个全球前1%学科!)
来源:国际学校信息网
时间:2025-11-22 16:14:07
本文目录一览:
最新ESI前1‰学科,这些高校上榜!
最新ESI前1‰学科,这些高校上榜

3月10日,科睿唯安更新了2022年3月最新ESI数据(数据统计覆盖时间为201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据统计,本期中国内地共有78所高校的202个学科,跻身ESI前1‰。
一、新晋与表现亮眼的学科
- 新晋千分之一学科 :与上期(2022年1月)相比,清华大学的生物与生化、东华大学的材料科学、南京大学的物理学,新晋为3月ESI前1‰学科。
- 表现亮眼的高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共有10个学科进入ESI前1‰,继续并列内地高校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有9个学科入选,位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均有5个以上的ESI前1‰学科,表现尤为亮眼。
二、各高校进入本期ESI前1‰的学科

(以下按照ESI前1‰学科入选数量、国际排名综合排序;不区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两地办学情况。)
三、ESI简介
- 定义 :ESI是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它是基于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 作用 :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 数据统计 :ESI一般数据统计是以十年来计算的,每两个月滚动更新一次。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 学科评价 :ESI全球前1%学科,指近10年某个机构在某个学科发表的科技论文总的被引次数排列在全球从事该项学科研究机构中前1%,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ESI全球前1‰则是指ESI全球前1%学科的前10%,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相当艰难,所进入学科一般被认为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综上所述,ESI前1‰学科是衡量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期中国内地共有78所高校的202个学科上榜,展现了这些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实力和影响力。

ESI数据更新!同济大学新晋1个全球前1%学科!
同济大学农业科学学科新晋全球前1%学科
近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从2014年1月1日到2024年2月29日的统计数据。在此次统计中,同济大学的农业科学学科成功进入全球排名前1%行列,标志着该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同济大学的全球综合排名也再提升了22位,展现了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持续增强。
ESI数据的重要性
ESI收录了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ESI指标不仅用来评价一所高校(或机构)的科研水平,还通过ESI高被引科学家来预测诺贝尔获奖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也普遍将ESI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学科数作为建设目标。
同济大学学科建设成果
作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同济大学一直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动识变、积极应变,推动学科转型升级。经过百余年的锐意进取,同济大学已有多个学科走在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
- 顶尖学科 :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已在多个主流学科排名中进入全球前20名。
- 双一流学科 :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 ESI前1%学科 :2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6个学科更是进入ESI前千分之一。
- 新兴学科 :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快速崛起,进入世界前列。
此次农业科学学科新晋全球前1%学科,无疑为同济大学的学科建设成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济大学学科体系完善与优化
同济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门类。近年来,学校还新增了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多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规模和布局日趋合理,学科生态进一步得到优化。
高峰学科建设引领
立足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同济大学学科整体发展步伐加快。学校共获批建设多个高峰学科,包括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I类高峰学科”,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等“II类高峰学科”,以及设计学、环境与生态、干细胞与转化、智能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力学与控制等“Ⅳ类高峰学科”。在高峰学科建设的引领下,同济大学聚焦自身优势,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攀登学科高峰,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交叉学科发展策略
交叉融合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时代特征,交叉学科也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济大学重点实施“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微结构、干细胞等交叉学科领域。同时,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干细胞与转化、知识产权等若干具备一流水平的交叉学科。
一流学科支撑下的科研高峰
在一流学科的支撑下,同济大学不断攀登新的科研高峰,催生出众多标志性成果。在深海研究领域,学校牵头建设了海洋领域唯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此外,同济大学的测绘学科也为我国嫦娥系列和火星天问一号等航天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同济大学将继续坚守初心,遵循“优势工科引领带动、厚重理科融合推动、特色医科协同驱动、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建设思路,不断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同济大学将以科教济世为己任,破浪前行,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省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ESI全球排名前1%
湖南科技大学是省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具体分析如下 :
-
省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南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同时也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一身份不仅体现了学校在湖南省内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其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贡献和影响力。
-
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是湖南科技大学的三个优势学科,它们均成功跻身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学校在这些学科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实力,也为其在国内外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学校及学科优势 :
-
学校优势 :湖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学科优势 :
工程学 :该学科在湖南科技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涵盖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学科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 :化学学科在湖南科技大学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研究方向。学科在科研创新、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内外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学科是湖南科技大学的又一优势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学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专硕培养特色 :
- 湖南科技大学在专硕培养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特色。学校注重专硕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学校还注重专硕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展示 :
以下图片展示了湖南科技大学的部分校园风光和学科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湖南科技大学作为省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卓越实力。学校注重专硕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上就是最新ESI前1‰学科,这些高校上榜!(ESI数据更新!同济大学新晋1个全球前1%学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国际学校信息网。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789926014@qq.com






宁波市镇海蛟川双语小学
宁波国际学校
上海中学国际部
铁岭枫树岭国际学校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
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
六力国际学校
河北联邦国际学校国际部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